• 1
  • 2
当前位置: 首页  >    勘查动态  >    农业地质  >    新能源队水准测量施工的一天
新能源队水准测量施工的一天
发布时间:2023.07.31查看次数:170 文字大小+-18

7月的河北沧州,骄阳似火般炙烤着大地,蒸腾着汗水。新能源队在沧州区域的二等沉降点监测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就如这天气一样的“热火朝天”。凌晨5点,测量项目其中的一支四人小分队已经开始观测了,沿着307国道一路向北推进。

水准沉降观测工作枯燥却又艰辛。项目负责人王义同作为主观测人,操作着水准仪,时而猫腰,时而弓步,目光始终放在水准仪和水准标尺上,紧紧抓住南来北往货车驶离路面没有震动的空隙,快速分别读取前、后水准标尺的标高读数。对于他来说,精准快捷是必修的功课。

image.png

长期的工作磨合,测量小组四人有着十分默契的配合。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他们彼此就能明白下一步要做什么。路线的选择,大小不同的坡度,点位距离的掌控,设备读数的时机,都不得有丝毫错误,否则就会大大降低推进速度和准确度。

扶尺手康凯、王鑫交替向前,用有力的双臂确保水准标尺的稳定和垂直。看似简单的动作,却需要扶尺技术员全身肌肉的配合,半点马虎不得。因为只要有一次失误,就会导致整条路线的闭合差超限,数据就会作废,只能重新观测,将会极大地拖延工程进度。在这种近似苛刻的工作要求下,大家只有通力合作,群策群力,才能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突发状况。比如汽车带起的气浪、路面桥面的震动、水准仪与水准标尺相对位置的选择等,都需要技术人员在短时间内快速地作出准确判断和处理。

image.png

驾驶员兼测距手李明强,可以说是整个小组推进速度的关键所在。每两个测点之间的距离都需要根据路况的不同情况而准确定位在标准之内,在保证读数准确的情况下,又要考虑推进速度。在长达数百公里的测量距离中,前、后水准尺与观测仪器之间的视距差不得超过1米,这都需要一步步地走出来,一段段地测出来。

image.png

夜晚来临的时候,反而成为水准观测的最佳时间段,少了因高温引起的仪器误差,技术人员们戴上头灯、穿上反光衣、拿上各自工具,挥手拨开蚊虫,义无反顾向着前方进发。夜晚的路面相比白天货车增加了许多,大大增加了工作的难度。技术人员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排除万难,按照既定的施工路线,一丝不苟地观测。

image.png

深夜11点,在车流最多的时候,施工小分队收工回到驻地,开展整理数据、设备充电等工作。洗漱之后,他们躺在床上强迫自己尽快入睡,因为再过4个小时又要开始新一天的工作了。

睡前的他们还在想:“明天又是一个艳阳天!”